鲁格·肇嘉
Luigi Zoja
当代心理分析学家
鲁格·肇嘉博士(Luigi Zoja)是当代心理分析学家,曾任意大利心理分析学会主席、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主席及伦理委员会主席。已出版包括《父性》《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发展与罪恶:关於发展的心理学及其限制》等14本着作,部分着作被翻译成14种语言出版。其着作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分析心理学的专业视角,有相当深的哲学意涵。
着名原型心理学家詹姆斯·希尔曼博士(James Hillman)曾用“人类心理学家”这一称谓来形容鲁格·肇嘉博士,以表达对其人学识渊博的赞赏。
点击链接或
保存图片至相册 打开APP识别
即可购买
《父性》(第二版)
作者:〔意〕鲁格·肇嘉
译者:张敏 王锦霞 米卫文
书号:9787519251260
定价:59.8元
他们读完这样说
对父性的追寻是必要的。我们不能退回原始的社会。“经常会发现整个男性世界充满了荒凉感,空虚感,彻底缺乏一种有意义的主体性。似乎大多数男性都是多余的:他们放弃了父亲的责任而失去了个性,同时他们又没有回归到服务於基因选择的集体功能中。” 这段话真的好悲伤。
——豆瓣读者prologue.
男性不仅在物理上离开家庭孩子,而且心理上也渐行渐远,但孩子心理的鸿沟却被无限放大,焦虑和无助,不安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渴望找到内心归属和身份,寻找遗忘的父亲。寻找父亲不是寻找的父亲本身,而是寻找缺失的爱,缺失的一种情感,被肯定,被爱,被保护的情感。
——豆瓣读者慢慢 Changeee
当我们面对老照片中,被一家人簇拥在中心位置的父亲形象,再对比时尚影像中,赤裸上身拥抱孩子的温和孱弱的父亲形象,触目惊心之下,恐怕不由得要信服肇嘉得出的“父亲已死”的隐喻的结论。“父亲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回家的时刻。”
——豆瓣读者 水秀乡
比父性的缺失更严重的,是对父亲缺失的追寻。通过追寻这样的缺失,看到自己内心的需求,理解自身的需求,然後在进一步去寻找他,通过寻找他来完善自己。也许追寻的过程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去做。
——豆瓣读者 草原上的咩咩羊
如果你想了解本书
人类父亲的原型是史前阶段带有攻击性的雄性动物。成熟的父亲是兼有冲动与理性、刚烈与温和两种性格特质的复杂形象,这一形象在希腊的古典和神话时代发展到了完美的高峰。随後的人类历史经过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民主文明时期,父亲的雄性冲动性格和承担家庭责任的特权不断受到残忍的打击和削弱。
但是,全世界有无数的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长大的。本书探究了其中的原委,并分析了这一现象对社会及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父性》一书通过采用从古典时代到当今时代的父亲意象,作者鲁格·肇嘉博士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父性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他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穿越历史而变迁的社会构建。作者研究了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思索了今天的“父亲”身份正面临的危机。
听听编辑怎麽说
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 焦虑的母亲 失控的孩子?
现如今,“丧偶式育儿”“诈屍式育儿”这些流行话题充满了对父亲的调侃,在千万个中国家庭里,父亲消失了。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父亲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个焦虑的、无助的母亲,而父亲在家庭里的隐形状态,使孩子更多地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
父亲的缺失是古已有之的吗?还是伴随人类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人类的“父性”能失而复得吗?这是历史的拷问。
这些名家这样推荐
作为“男人”,总是要外出“打猎”或“工作”的,甚至是不惜走得很远……但是作为“父亲”,要想着回家,还要记得回家的路,还要克服回家途中的困难……这其中所包含的,是情感、是认知、是意志,同时还有信心和责任……《父性》一书是关於父亲的心理学,也是一部关於父亲的当代启示录。
——申荷永
心理学教授 博导
《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定义了有效的“父亲功能”的七个方面:第一,和孩子的母亲培育积极的关系;第二,花时间陪孩子;第三,养育孩子;第四,恰当地规训孩子;第五,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第六,保护和供养;第七,成为孩子的模范。
——李孟潮
心理学博士 执业医师
滑动一览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史前史阶段
第一章 哺乳动物:父性的退却 003
第二章 大类人猿的性活动 011
第三章 父亲的史前地平线 017
第四章 父性的革命 024
第五章 露茜长大了 040
第二部分 神话和古典时期
第六章 父权制和母权制 059
第七章 父亲的历史地平线 074
第八章 父亲的神话起源 081
第九章 赫克托耳 089
第十章 尤利西斯 113
第十一章 父亲作为唯一始祖的神话 139
第十二章 埃涅阿斯 158
第三部分 走向现代与颓废
第十三章 从罗马时代的父亲到儿子,
再到法国大革命 203
第十四章 从法国大革命到工业革命 226
第十五章 对战争的祛魅 236
第十六章 公共父亲的颠覆 253
第十七章 乔德一家的旅行 270
第四部分 今天的父亲
第十八章 父性的枯竭 293
第十九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过去 308
第二十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未来 319
第二十一章 举高的消失 338
第二十二章 作为养家糊口者的父亲 356
第二十三章 寻找父亲 368
第五部分 最後的反思
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反思 385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作者:〔意〕鲁格·肇嘉
译者:高岚 董建中
书号:9787519202057
定价:68元
他们读完这样说
这本书好就好在牠不只是病理分析,而是着力於诠释偏执狂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及意义。他笔下的“疯子”,在我看来就是一桶烟花。然後他告诉你他论述的不只是烟花的知识架构与属性,还有牠的社会意义与秉性;他还要告诉你他论述的不只是烟花的质地和质量,还有牠的安放地点和空中姿态;他告诉你他要论述的不只是烟花的历史和现在,还有未来与“周边”。
——豆瓣读者 叶子
为什麽说偏执狂创造了历史呢?这是因为,偏执狂创造了“第一个死人”,并且漫不经心地在人群中指出了“替罪羊”,历史由此拉开帷幕。
——豆瓣读者 沈默的我
他们根本无法跳脱出来去思考事情的真相和本质,在自己的论证中循环至死。无论中间会对无辜的人造成任何伤害。
——豆瓣读者 Chan
如果你想了解本书
纵观人类的整个战争史,可以明显看到偏执与妄想狂的幽灵显现。这些偏执狂手握阴谋论的大棒,简单粗暴,却又注定会受到大众的追捧。这样一种简单、有效的观念,把新生的反抗力量毒杀在摇篮中。相反,民主与和平的再生,需要承诺、牺牲和理性——这些心智过程却又无法如此迅速地激发或感染群众。无处不在的偏执狂,制造了人类一场场的浩劫。
在《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一书中,心理分析家鲁格·肇嘉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作为剖析偏执狂的方法与应用。作者从神话入手,通过古典时代(埃阿斯)与两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和斯大林)中的偏执狂意象,去探索种族灭绝过程及种族灭绝心理的现实意义。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轻度的偏执与妄想,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书中没有把偏执与妄想视为一种疾病,而是视为一种普遍存在於人群之中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心理特性或许也能够出现在任何日子里、任何人身上。牠是我们内心的小“希特勒”。
听听编辑怎麽说
历史中的偏执狂
不仅是历史,还是延续的生活现实
日常的轻度偏执与妄想
是在大街上,而不是在精神病院中
20世纪可以被称为“邪恶的世纪”。在其最突出的代表——希特勒与斯大林身上,偏执狂病理与道德的邪恶几乎难以区分。着名心理分析家鲁格·肇嘉,通过严格的史实分析、专业的心理分析,深度剖析偏执与妄想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览邪恶之本质。
而邪恶的蔓延,可以发生在任何历史时代。我们必须对怀疑及暗示不断说“不”。牠们是现实的诱惑,是仅有的永恒再生者。牠们穿越我们每个人,也穿越历史的邪恶。
这些名家这样推荐
偏执狂幻想的存在超出对信仰的依赖,因为牠把自身呈现为先验真相,并且不需要信仰去拥有一个有效的、有根据的存在。在此,无论是信仰还是批判,这个问题仍然是开放性的。但是,真正的心智失常不知道这一选择。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
今天的世界广泛充斥着偏执狂。因此,要有效预防暴力冲突,以及更广泛地根除任何群体所认为的“以灭绝敌人作为仅有的问题解决方案”之需要,对偏执狂的理解便是基础。
——恩佐·玛丽亚·李·费尔·塞尔维尼
国际预防种族灭绝及大规模暴行基金会 副会长
尼采在其《善恶的彼岸》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个体中,疯狂是一种罕见事物,但是在团体、党团、人群、时代中,牠是惯例。”或许,类似的疯狂,偏执狂的疯狂,唯有放大或凸现的时候,才会如此触目惊心,犹如人类的噩梦。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的出版,就是为了防止人类偏执狂噩梦的重现。在这种意义上,这本书便是一部醒世录。
——申荷永
心理学教授 博导
你越容易对自己的判断笃定,你就越有可能偏执。特别是,当这份判断是关於别人时。甚至还可以这麽说:哪怕你是无比聪明,可以如闪电般得出关於别人的真正正确的结论,但若你对这份判断太容易笃定,这仍可能是一种偏执。
——武志红
心理专家 心理专栏作家
滑动一览图书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 何为偏执与妄想?
个体(临床)偏执狂
集体(历史—文化)偏执狂
第二章 伊始·神话与历史
该隐的妒忌
《埃涅伊德》中的敌人
偏执狂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发展
哥伦布的妄想
荒野中的呼唤:安东尼奥·蒙特西诺斯修士
十字架与利益
偏执狂律法
第三章 欧洲的民族主义:从文化复兴到偏执狂
监督与不信任
民族自豪与民族怀疑
民族律法根源上的幻想
想像中的种族
犹太人的位置
德莱弗斯案件
第四章 天真的迫害者
美国的特殊天性
黑色传说
空旷大陆
“美国例外主义”
白鲸记
建国原则与纯粹性
大陆隔离及天命显现
征服之战
西班牙与天主教
“报纸战争”
美国在亚洲登陆
白人的负担
第五章 笼罩欧洲的黑暗
大战
无聊与等待
潘达洛斯的箭与第一个死人
怀疑在增长
先发制人的动员
铁路时刻是否表决定杀戮?
克瑞翁的政治
无法被控制的感受
荒漠中的更多呼喊
大众媒体的角色
怀疑·夸张·声音
比利时的苦难
意大利偏执狂
新的暴行及洲际维度
炮火後的寂静
第六章 弗洛伊德、凯恩斯与被哄骗的人
一位美国救世主
“十四点和平原则”中的教条
和平谈判
威尔逊的自我欺骗
谈判中的偏执狂氛围
冒犯
傲慢
新的偏执狂种子
第七章 齐格弗里德
启发性解释
偏执狂民族主义“法律”的合法化
多民族共存的消亡
腹背受敌
等待另一黑暗
第八章 花岗岩基底与痴傻时刻
希特勒的启示
维也纳的角色
《我的奋斗》
犹太幽灵
《我的奋斗》中的其他“逻辑”步骤
从理论家到国家首脑
急躁的胜利
选择死亡
全部障碍被扫除
“在今天,还有何人谈论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
终於开战
终极的全能
荒谬盘算
自我埋葬
需要一个敌人
蒙蔽到底
“全面战争”
最终启示及深渊
尼禄阴影
第九章 钢人及其最终产物
斯大林:多重意味的名字
性格
根本性不信任
暗示及创建一个自我承载的现实
列宁的遗产
古拉格集中营
雅科夫和娜佳
对偏执狂的诊断
几个日常习惯
与希特勒的相似点与相异点
“起因倒置”:作为社会起源的领袖的心理
大屠杀:“富农”
大屠杀:乌克兰及别处的饥荒
大屠杀:恐怖及走过场的审讯
20周年纪念日讲话
“剥夺民族性”与其背後的意识形态
对战争毫无准备
反击及结束冲突
犹太人被怀疑击中
斯大林的死亡
偏执狂极权主义的悖论
最後的问题
第十章 火助火势
战争罪行与同盟国的双重标准
集体偏执狂与政府形式
作为总体战争的空战
诗歌及对空战的浪漫热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期轰炸
同盟国轰炸的三个阶段
杜黑的预言被证明是错误的
轰炸德国
轰炸意大利
第十一章 向西,再向西
对一个低劣种族的战争
不同种族之间的战争,全面战争
先发制人攻击的错误盘算
隔离的不可能性
包围的恐惧
基於轻率的战略
怀疑和错失良机
趋向原子弹
蔓延的狂热
选择范围继续窄缩
广岛
蜂谷道彦的日记
撤回投射及遇见敌人
更欣快
长崎
合理化
保密
後来的辩护
东京审判
埃阿斯的再度觉醒
蜂谷道彦医生的告别!
第十二章 面向21世纪的一个计划?
偏执狂与新世纪
冷战
苏联敌人的消失
伊斯兰敌人的出现
政府文件形式的偏执狂
由怀疑引起的战争
“散发偏执狂讯息”者的责任
偏执狂的接触传染性
对平民生活的冲击
第十三章 非决定性意念
理解邪恶
又是偏执狂与心理变态
个体·群众·领袖
三代大众媒体
“巨人”
独裁者
退回奖章
80% ?
知识分子及下层民众中道德性的放弃
为何现代生活为偏执狂提供新空间
与“—主义”的关系
偏执狂回报
秘密的革命团体
有限攻击与种族灭绝之间的连续性
对责任的接受及否认
何者获胜?
裁减军备与编史工作
诗歌与国歌
纪念碑
公开的矛盾
日常偏执狂的几个例子
冷漠与欧洲
第十四章 伊阿古的低语
第二部分 希腊的过去
第4章 古代众神的自我主义 / 041
众神与心灵力量 / 041
直到公元前5世纪的生命意识 / 050
道德 / 052
第5章 古希腊的限制感 / 057
凡事毋多 / 057
复仇女神 / 061
神圣的嫉妒和雅典的政治 / 071
第6章 历史开始前行 / 078
历史与进步的概念 / 078
波斯人的溃败 / 084
历史的喧嚣 / 096
第7章 新视界 / 103
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逆转 / 103
雅典文化的黄金时代 / 107
错综复杂的宗教 / 138
第三部分 从古希腊到现在
第8章 持续与转化:从限制感到对无限性的渴望 / 149
先验与後验 / 150
对肉体的拒绝 / 153
将人类奉为神明 / 155
作为无限之典范的上帝 / 157
作为启蒙运动种子的基督教 / 158
信仰进入历史 / 159
绝对的发展 / 162
第9章 限制性神话的连续性:古希腊神话 / 166
鲁莽大意的伊卡洛斯 / 166
法厄同的傲慢和莽撞 / 169
普罗米修斯 / 172
第10章 限制性神话的连续性:西方的故事 / 181
伊甸园中的蛇知道什麽?/ 181
疯狂的飞行 / 187
从召唤灵魂到寻求帮助 / 193
第四部分 复仇女神归来
第11章 危机所在 / 203
限制性神话的当今形式 / 203
全球性维度 / 209
神话和时间 / 214
政治心理学 / 216
第12章 通往重构之路 / 222
理想中的勇气 / 222
伦理道德 / 227
第13章 死亡、抑郁与内疚 / 236
参考文献 / 245
主要资料与书目注解 / 251
《发展与罪恶:
关於发展的心理学及其限制》
本书现享受
出版社回馈读者自营特惠价
作者:〔意〕鲁格·肇嘉
译者:李 琼 王振东 高 岚
书号:9787510076602
定价:52元
他们读完这样说
发展中的问题是因为发展带来的,只能靠发展来解决。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放缓自己扩张的脚步,让慾望稍微等一等我们还在原始社会的身体,同时将人类放到整个自然、宇宙中来考察,而不是将自己置於自然的对立面,以自然万物的主人自居,狂妄而不可一世,那麽将会在人类将在解决当前困境上有更大的胜算,可以更加从容不迫的走向未来,让人类的发展具有一种和谐的美。
——豆瓣读者 追求上进的老马
在《发展与罪恶》书中,作者用诗性的语言描写理性的出现与发展(吊诡的是,理性从感性中产生却最终走向了感性的对立面),从哲学家对於世界的认知、历史学家对於事件的描述,神话故事中人类社会受到的限制於众神的嫉妒,理性在希腊的雅典及周边城邦中萌芽、发展、成长最终成为西方文明的引线,理性借助人类社会的分工以及科学技术的精进,逐步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思维,并指向更多的未知和无穷。无穷是发现和征服的所在,但也是可怕的未知事物和一个无底的深渊。
——豆瓣读者 乡村土狼
对历史的心理分析,是对灵魂最好的滋养。与传统的心理学家不同,肇嘉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摆脱了机械的实验室模型,而且超越了针对某些特定人群所进行的民族志方法,他将视野放到了更宏大的人类文明史中去考察。这样一种考察模式,让我们在剖析社会心理问题时,从历史长河里找到了“回响”。这种历史的视野让我们发觉,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心理问题并不与特定阶段相关,而是早已隐藏在了祖先的基因中。
——豆瓣读者 严杰夫
如果你想了解本书
由於科技的进步,使得神话逐渐消亡,人类的现代文明已经逐渐取代了神话的力量。我们对“发展的限制”的关注,反映出的远不止是对新近出现的科技问题的觉察。牠同时反映出人们对那些极其古老的心理创伤和相应感受的觉察。这种创伤早在古希腊人身上就有所体现。也正是古希腊人使得傲慢成了原罪之一,犯了必遭天谴。与此同时,古希腊人也对会威胁这一禁忌的事情产生了渴望。我们对地球资源没完没了的攫取和对发展无穷无尽的慾望,与和我们的心理有密切关系的神话一道,刺激了这种渴望。
在《发展与罪恶》中,作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讨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因为这一危机揭示了来自久远时代的心灵创伤和罪恶感。
听听编辑怎麽说
历史事实,本质上是心灵事实。
无限的增长相当於偷窃,无据的演练是上帝的权利。
我们的世界知道已经没有英雄了,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积极参与了西方科技的膨胀。在其胜利的故事中,我们都享有平等的地位。
“今天,不再有任何主角,只有合唱团。” 但是,在这场胜利中,我们并没有认出自己;相反,我们越来越对正处在消失边缘的乡村和原始世界感到着迷。
《发展与罪恶》一书重在基於神话的文明之重建,以治癒人类基於历史的文明的心灵创伤和深层罪恶感。
这些名家这样推荐
鲁格·肇嘉在这本书中呈现的是所有西方心理学都应当解决(或者说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即其对於扩张的贡献。通过在西方历史、文化和神话的背景下对所有的个体心理学和疗法进行探讨,肇嘉向我们描绘了数千年来人们对限制及随之产生的挥之不去的罪疚感的否认。这的确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性研究。
——詹姆斯·希尔曼
学者 作家 心理学专家 国际演讲家
在《发展与罪恶》中,作者走得很远,远至波斯,远至希腊,远至公元前……但是,仍然都是为了当下,仍然是为了普通或现实意义上的“发展与罪恶”,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发展的限制与界限。
没有限制的增长等於抢劫,没有界限的发展是一种破坏。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貌似繁荣发展的背後,我们正面临危机,过度发展的危机。
——申荷永
心理学教授 博导
我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把众神抛到脑後,心中没有众神,则必然自封为神,而把阻扰我们发展的各种生物,都视为需要消灭的恶魔。
肇嘉说:“无视界限的征服已然成瘾,无视死亡的存在也成了生命导向的神经症……死亡在意识领域中被驱逐,并因此导致了所有限制性禁忌被摧毁……弗洛伊德对这一过程有清晰的理解,他曾断言说,人类会把自己转换为代用的上帝。”
——李孟潮
心理学博士、执业医师
滑动一览图书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第一部分 问题所在
第1章 发展的神话,限制的神话 / 003
第2章 朝向心理领域 / 015
第3章 非西方文化在限制上的努力 / 024
东方 / 024
原始人 / 034
第二部分 希腊的过去
第4章 古代众神的自我主义 / 041
众神与心灵力量 / 041
直到公元前5世纪的生命意识 / 050
道德 / 052
第5章 古希腊的限制感 / 057
凡事毋多 / 057
复仇女神 / 061
神圣的嫉妒和雅典的政治 / 071
第6章 历史开始前行 / 078
历史与进步的概念 / 078
波斯人的溃败 / 084
历史的喧嚣 / 096
第7章 新视界 / 103
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逆转 / 103
雅典文化的黄金时代 / 107
错综复杂的宗教 / 138
第三部分 从古希腊到现在
第8章 持续与转化:从限制感到对无限性的渴望 / 149
先验与後验 / 150
对肉体的拒绝 / 153
将人类奉为神明 / 155
作为无限之典范的上帝 / 157
作为启蒙运动种子的基督教 / 158
信仰进入历史 / 159
绝对的发展 / 162
第9章 限制性神话的连续性:古希腊神话 / 166
鲁莽大意的伊卡洛斯 / 166
法厄同的傲慢和莽撞 / 169
普罗米修斯 / 172
第10章 限制性神话的连续性:西方的故事 / 181
伊甸园中的蛇知道什麽?/ 181
疯狂的飞行 / 187
从召唤灵魂到寻求帮助 / 193
第四部分 复仇女神归来
第11章 危机所在 / 203
限制性神话的当今形式 / 203
全球性维度 / 209
神话和时间 / 214
政治心理学 / 216
第12章 通往重构之路 / 222
理想中的勇气 / 222
伦理道德 / 227
第13章 死亡、抑郁与内疚 / 236
参考文献 / 245
主要资料与书目注解 / 251
▼
加群送福利!!!
加入【世图读者】交流群,
(加群请备注:世图科普)
这里有最新的世图图书的
新书发布、绝版淘宝、福利赠书,
现在扫码加入
每周均有机会获得
世图经典好书!
扫码购书
您可在以下我社官方自营店购买我社图书。由左至右可滑动查看店铺二维码,顺序依次是京东世图北京公司自营店、当当世图北京公司自营店、天猫世界图书专营店、京东世界图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淘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读者可自行扫码购买。